编者按
为进一步巩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励学生通过寝室内部的自我管理与互助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共同营造勤学善思、奋发进取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以寝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成才”的优良学风氛围,新葡京网上赌场
开展“一站式”学生公寓学风建设月活动。在“法学典籍漂流计划”主题活动中,新葡京网上赌场
青年教师参与法学典籍推荐,为同学们开拓法学思维、积累专业知识提供指引。
荐书人
黄博:新葡京网上赌场
科研秘书、环境法教研室专任教师、经济法学在读博士。
推荐理由:当你读完这本书,你的内心一定有自己所坚持的某种观点,所崇尚的某种价值,但回过头来看似乎其他人的观点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充满着哲理和智慧。这也是我想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做出判断与选择,甚至有时候你似乎觉得没有思考,只是下意识做出了反应,但实际上你的思考就在那一瞬间已然完成,是你在经过千千万万的反复思考之后养成的快速决断能力。希望你千万不要因为这个时代不缺少声音就停止思考,希望你在尊重每一种想法时能够一直保持清醒与冷静。

“问题是永恒的,却又是人类任何时代都必须面对和决断。”这是赵明教授在开篇的导读《思想的能力与司法技艺》中所写到的。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等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而在抽签之前,这一倡议的提出者威特莫尔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且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这一看似简单的案例却使十四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基于自己的思考所做出判决各异。而纵观这些大法官的判决,其背后蕴含着许多法哲学必须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法律条文与法律精神的孰轻孰重、法律与道德的两难境地、立法至上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冲突、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权的尊重等。
以《洞穴奇案》中假想国家的法律来看,纽卡斯联邦法典第十二条A款规定“任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人应该被判处死刑。”在这一案例中,如果法官按照法律条文来进行判决,那么结果显而易见,四名洞穴探险者都应当被判处死刑,因为其在具有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明知法律条文的规定,却有预谋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但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看,基于正当防卫这一基本原理或是基于社会舆论的走向等理由,牺牲一个人的生命以使四个人的生命得以保全似乎也是正当合理的,故法官又可以判处四名探险者无罪。这就是法律与道德的边界问题。法律因其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正义原则及强制力保障等,明确规定了违反法律条文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而为调整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而道德在实际运用中更侧重于以“善恶”为标准对行为进行评价。由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色彩缤纷又千变万化的,所以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善恶”很难像数学题一样计算,我们只能提供限度,而无法找到答案。所以问题摆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随着道德的限度去不断找寻法律与道德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