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民商法学研究生导师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民商法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民商法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形成了政治过硬、思政育人、素养优良、教学相长、潜心教学、科研引领、注重实践、岗位奉献等团队特色,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师生的赞誉与好评,并对法学一流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由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王歌雅教授担任负责人,主要从事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现有博导4人,硕导10人;现任中国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副会长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人;黑龙江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黑龙江省法学会专业研究会会长4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重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参编、主编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民法学》《民法》《性别与法律》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荣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智库成果10余项;承担黑龙江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8项;向全国人大提交《民法典》编纂建议、相关立法建议等40余项。完满地完成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法治服务等工作。
政治过硬,思政育人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关爱学生。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研究生张琳同学,全员动员,捐款义讲,鼓励其战胜病魔,完成学业。为培养尊重法律、敬仰法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认真宣讲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商法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杨震教授的率领下,集体研讨、认真备课,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的水平。积极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在各省市宣讲《民法典》百余场,传播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杨震教授于2022年获评“全国法治年度人物”。
潜心教学,科研引领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积极践行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宗旨,做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研究生培养进程中,通过民商法专题课程设计、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等,为研究生提供前沿学术知识。为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孙毅教授利用每周周末的业余时间,组织研究生进行鉴定式案例分析研讨;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李憣副教授注重与研究生交流谈心,定期布置研习作业,优化论文选题指导,培养研究能力;为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李连祺教授注重学术规范的引导,培植研究生的诚信风范;为培养研究生的司法实务能力,杨振宏副教授注重类案分析教学,培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品质,董惠江教授、申建平教授、孙博亚博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逻辑思维与写作能力,提升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民商法学导师团队注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评审等环节,积极培养优秀法学人才。
注重实践,岗位奉献

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民商法学导师团队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群策群力,民主研讨,科学合理地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定期修订并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共同培养、协同育人的工作方法。即民商法学导师团队集体讨论论文选题、写作框架、学术观点,确保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观点准确、论证合理。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自立自强品质。在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申报省、校级科研立项数十项;多名研究生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研究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比例达95%以上。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民商法学导师团队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宗旨,将“德法兼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与爱国奉献、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遵循灵活性、针对性、创新性、系统性的教学工作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新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系统开展民商法学术研究;激励研究生的学术创新,引导研究生跟踪学科前沿,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王歌雅教授用红笔逐字审阅修改3万字的毕业论文,研究生自创短视频《有此良师,何其有幸》,在个人微博发布后,先后被共青团中央等官方账号转发,引起广泛共鸣,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通过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多名硕士生考取了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他们自强不息、孜孜以求、刻苦钻研、表现优秀。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恪尽职守、业务精湛,取得了优秀业绩,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