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新葡京网上赌场-线上娱乐平台
法律史专业组织开展了“行走中的红色法治思政课”主题研学活动。由邓齐滨教授带领研究生同学们先后赴哈尔滨博物馆城史馆、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碑,通过实地研学、史料研读、现场教学等形式,探寻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
城史馆里读法治
研学首站来到了哈尔滨博物馆6号楼的哈尔滨城史纪念馆,200余件珍贵文物串联起城市法治演进脉络。邓齐滨教授重点讲解了中东铁路时期条约文书、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法规等特色展品:“这些史料见证了哈尔滨的法治建设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研究生们围绕“解放区土地改革立法”“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城市的传承与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将课堂理论具象化为历史实证。

旧址楼中悟初心
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这座始建于1919年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曾是中共哈尔滨市委机关所在地,被誉为“书记楼”。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细致观摩馆内陈列,深入了解该建筑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交流重要载体的历史意义。二楼的李兆麟将军办公室复原场景尤为引人注目——简陋的木桌、泛黄的文件、永远停在了1946年3月9日的日历牌,无声诉说着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中坚守革命信仰的峥嵘岁月。

将军馆内铸信仰
这位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峥嵘岁月、正处于人生最大好年华的将军,因为国民党特务的暗杀,牺牲于红色黎明到来的前夕,牺牲于纪念馆所在地水道街9号,令人叹惋。研究生同学们在一件件历史文物、历史影片和珍贵的照片前屡屡驻足,深受革命先烈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感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纪念碑前宣誓言
清明时节的兆麟公园松柏苍翠,师生们列队向李兆麟将军墓敬献鲜花。随后,同学们传阅1949年《松江日报》对公审李兆麟将军被害案的原始报道,结合刑事卷宗复件分析审判程序。“这种将史料分析与现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法治信仰可触可感。”邓齐滨教授表示。活动尾声,全体师生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将红色法治精神融入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

此次以“行走的思政课堂”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建筑可阅读”“文物可触摸”“历史可对话”的立体教学,实现了红色法治史研究从文本到场景的跨越。新葡京网上赌场-线上娱乐平台
将持续深化“红色法治”教育与党史教育结合的模式,把从历史中学来的感悟与体会融入到学术研究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